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

「流浪攝」香港紅葉遊

近年香港掀起紅葉觀賞熱潮,每逢秋盡冬至,各個熱門地點都擠滿人群,有的是純粹散步欣賞的郊遊人士,有些卻帶備全副器材的攝影發燒友,弄得原本清幽的地方都熱鬧起來。

香港會轉紅的灌木有好幾種:水杉、槭樹、山烏桕、野漆樹、落羽松、欖仁樹等,其中最為人追捧的就是楓香樹,因為它葉子好像加拿大的楓樹,無論取景或漫賞也情調十足。


01 郊野公園內的典雅的木牌
02 逆光下的通透葉子
03 紅葉引來大家拍照


漁護署和康文署在不少地方都栽種了楓香樹,比較密集的有元朗大棠、城門水塘、鶴藪水塘,大埔松仔園、青衣公園和香港公園等,如果不希望碰到太多人,可以考慮以下介紹的景點:

慢騎精選:欣澳
北大嶼山公路旁的沿海小徑,一直是單車愛好者的熱門路線,但原來在欣澳站不遠處,有一處草地種值了幾十棵的迷你的楓香樹,樹高約兩米至六米,人可近距離接觸紅葉,以單車構圖亦甚有寫意優悠的感覺。看過紅葉後,可以留多一會,欣賞海濱日落後才離開。
Map:  https://goo.gl/maps/sdJbKt7E65C2

04 生長茂盛的楓香樹

06 單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

05 多重曝光作品

古村風情:九担租
在烏蛟騰路入口涼亭,已有幾棵高大的楓香樹佇立著,再沿大路到祠心路,亦有數株較小的紅葉樹可供遊人細賞,但都不及九担租荒田那邊茂盛,只要跟著路牌沿河邊前行,十分鐘便來到一處墳地,十幾棵的楓香樹排列整齊,高大且茂密,顏色艷麗吸引,似是村民所種的風水林。回程時加遊照鏡潭瀑布,更是賞心樂事。
Map:  https://goo.gl/maps/xju5iScS4Jz

隱密秘點:石龍拱
整個山頭都是生長繁盛的樹木,從油柑頭引水道可轉入植林區,經過防火帶往西走就可來到紅葉地帶,廿多株大小不一的楓香樹種在斜坡上,部份樹幹彎下來貼近地面,看起來更有形態。部份路況崎嶇,前行者多加注意。
Map:  https://goo.gl/maps/bQXBwK8WTj42

07 虛幻的拍攝手法

08 專注構圖的攝影人 
09 紅葉風水林


香港氣候始終不太適合真正的紅葉,如要欣賞色澤鮮艷和一望無際的楓樹,可能就要到外地了。日本旅遊網描述:「日本『楓葉』之所以特別美麗,是因為國土約七成以上都是森林,跟其他國家相比,紅葉的落葉樹木比較多。同時,日本晝夜溫差較大,這一點也造就了色澤豔麗的紅葉景點。因此,日本各地幾乎都能觀賞到令人賞心悅目的楓葉美景。」
Via: http://www.yokoso-japan.jp/

所以,日本11月是賞楓好時機,參考連結:「瀛楓。絕景。 五天四國攝影之旅」




拍攝器材:
Nikon DF, Nikon 800E, Nikon 810, Nikon D300
Nikon 24-70mm, Nikon 16-35mm, Nikon 28-300mm, Nikon 24-120mm
Manfrotto Befree Tripod,  Gitzo Traveler Tripod

10 粗壯的樹幹

11 合家歡的郊遊活動

12 日本楓情畫




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

「流浪攝」香港漁塘美 Beauty of Hong Kong Fishponds

「流浪攝」香港漁塘美

炎炎夏日上山拍攝太過吃力,偶爾會走到新界西北看看水鄉風貌,雖然發展財團趾氣高揚,但香港尚且保留著千多公頃的漁塘,飼養著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和小蝦,集中地有豐樂圍、大生圍、蠔殼圍和南生圍等。漁塘環境風光明媚,素來是攝影者的天堂,更是雀鳥和昆蟲的理想棲息處,屬境内為數不多而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。
香港漁塘美  Beauty of Hong Kong Fishponds (4K UHD Timelapse)
https://youtu.be/3AetMgfWYXQ



Photo 001日落後驚現片刻紅霞


Photo 002
這樣的漁網隨處可見


翻查香港漁塘資料,發現養漁業歷史悠久,經歷過興衰變遷。早在三十年代已有人築起基堤養魚,五十年代因為國内移民大量湧入,無論在食用需求和人力資源也激增起來。直到七八十年代的黃金期,香港漁塘大增至二千多公頃,供應我們日常所需,但後來十年間,由於新市鎮發展和内地平價競爭,塘漁養殖業急促下滑,到了近年只剩千多公頃,漁獲總值驟減至四千餘萬。

Photo 003
小屋在曙暮輝下成了剪影


Photo 004
瓜棚和菜田是自給自足的證明

在漁塘四周可以看到很多特色的景物,如棚屋、漁網、雀鳥、基圍、果樹、木橋、荷花和蘆葦等,每一件事物都反映漁村的單純儉樸,甚至一根電線杆,都讓人想起鄉郊的平静生活。曾到過大生圍幾次,有趟静静走近木屋,擔心太過喧嚷影響別人,誰知有位大嬸主動前來打個招,還說這裡拍日落很美。又有次走過小路到湖邊拍攝,有位大叔笑面迎人看著我們,說他從前都喜歡拍菲林,現在退休就每天看日落晚霞,過著簡約舒坦的日子,問他附近有沒有士多,他竟然從家裡拿出汽水招呼我們,實在令人感動不已。

Photo 005
浮在水上的安樂居


Photo 006
高處看湖塘倒影


Photo 007
木樁是廢棄了的棚屋


從前都喜歡從山上遠看這些方塊湖塘,見識過它的明麗風光,如今親身踏進這片土壤,近距離感受漁鄉風情的人與事,既簡樸,且安静,讓人不捨離開。

香港漁塘風景美,純良的人情更美。

Photo 008
新市鎮從前也是漁塘


Photo 009
漁池四周的景色


Photo 010
星月拱照是回家吃飯的時候


拍攝資訊:
Nikon D750, Nikon D800E, Nikon DF, Nikon D7000, Nikon 18-35mm, Nikon 24-120mm
Manfrotto Befree Carbon Tripod,  Gitzo Traveller Carbon Tripod
Nisi GND Glass Filter, Nisi ND Glass Filter


參考網頁
漁農自然護理署
香港漁塘生態保育計劃
漁塘遊覽守則: https://hkbwsfishpond.wordpress.com/visit-fishpond/


如要看更多郊野風光,可到書展﹝1D-B02﹞或書局購買我們的新書「香港攝一圈」,萬里機構出版。

Photo 011香港攝一圈


浪攝簡介:
流浪攝是聯C兄,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,致力拍攝香港郊野風光,發掘本土幽山美地。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,熱爆網絡及各大媒體,曾接受電視電台和報章雜誌訪問多達五十次。是多份網媒的專欄作家,所寫的新書「香港攝一圈」亦已出版。 近年成立了「流浪教室」教授攝影,同時也是Nikon School 客席導師,推動本地山野攝影不遺餘力。

流浪攝專頁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WanderingPhotography

流浪攝網誌:
http://wanderingphotographyhk.blogspot.hk/

流浪攝聯絡:
wanderingphotographyhk@gmail.com

歡迎分享文字和相片,敬請標明出處。
Copyright©
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。





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

「流浪攝」新界東北大草原

日落時份,來到東北鄉間走一轉,發現到處仍保留著殘舊瓦頂屋,又有一些農田和山墳,雖然亦有不少新式平房,但村內依然寧靜簡約,出入的村民都友善可親,被問路時笑面迎人,如此種種的古樸環境和人情味道,在這個過度發展的城市,實在珍貴罕有。



001 廣闊草原上的日落




002 殘舊瓦頂屋




003荒田與風水林



沿柏油路向荒癈田野走去,經過墳墓前的避雨亭,頭上樹木參天,滿目林蔭蔽日,好像是護
村的風水林,再往前走可看到深圳的摩天大樓露出塔尖,似乎遙遙覬覦著這片平靜的土壤。


004 近看白茅有點像禾穗




005縱橫交錯的阡陌




006 絢爛的雲彩



面前被火燒焦了的山頭,安置著一個個排列整齊的靈位,沒有給人可怕感覺,反而讓人想起鄉情舊事。忽然左邊有些耀眼的東西閃閃生輝,展目是一大片金黃的芒草,就像大東山上的禾穗,近看一點卻發現不是芒草,而是一列列的白茅草,即是可煮涼茶的茅根,鋪天蓋地把整個山谷都填滿,幅員之廣足有十個大球場,縱橫交錯的阡陌上,小草隨風搖曳,有如海上波浪翻騰不斷,當斜陽徐徐下降,慷慨地把草坡添上一件金衣,又把天空雲彩染得通紅,此時此刻的絢麗情景,令人畢生難忘。



007 用航拍飛機才可鳥瞰田野




008 暮色下的荒涼梯田




009 地上的螞蟻土堆



回家後查看東北發展地圖,靜默了一會,原來這個廣闊的草場,已被納入發展範圍,意味著當中的每一棵樹、每一根草、每一朵花,將被推土機夷為平地,埋葬在豪宅華庭的地基裡土。


鏡頭只能讓影像留在記憶,現實世界卻把舊事舊物清洗抹掉,好像從沒存在過。

我們的香港,還剩多少個大草原?



010 逆光下的白茅草




011鏡頭讓影像留在記憶




012 田野上的閃耀金星



使用器材:
Nikon D800E + Nikon 16-35mm, 
Nikon DF + Nikon 24-120mm, 
Nikon D5500 + Nikon DX 12-24mm,
Manfrotto Befree Carbon Tripod, 
Gitzo Traveler Carbon Tripod, 
Gitzo Mountaineer Carbon Tripod ; 
Nisi GND1.5 Glass Filter, 
Nisi RGND0.9 Glass Filter,
Phantom 2 Vision +

流浪攝簡介:
流浪攝是聯C兄,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,致力拍攝香港郊野風光,發掘本土幽山美地,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,曾接受各大電視電台和報章雜誌等訪問多達五十次。近年成立了「流浪教室」教授攝影,同時也是Nikon School 客席導師和新假期專欄作家,推動本地山野攝影不遺餘力。

流浪攝專頁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WanderingPhotography

流浪攝網誌:
http://wanderingphotographyhk.blogspot.hk/

流浪攝聯絡:
wanderingphotographyhk@gmail.com

歡迎分享文字和相片,敬請標明出處。

Copyright©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。








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

「流浪攝」香港看雲海 - 山頂篇 4K UHD Time Lapse

爐峰自然步道雲海 Time Lapse 4K UHD
Sea of Clouds, Peak Trail, Hong Kong 2015

YouTube: 4K UHD
http://youtu.be/IfH7adpmz4g




爐峰自然步道位於太平山,這段山頂環迥步行徑是著名的新舊八景之一,有「霧鎖棧道」、「仙橋霧鎖」與「飛橋夜瞰」等雅稱。從多角度俯覽維港及九龍半島的景色,亦可眺望南丫島,薄扶林水塘等風光,令人更陶醉不已,尤以黃昏、夜景最為吸引。(Via: http://www.hkhiker.org/)



如要數最牽引攝影師眼球的,可說是維港兩岸的雲霧景色,這裡山不高且接近樓景,一座座天價建築就在面前,眼看平流霧從海飄進海港,在大廈之間繚繞不息,燈光夾雜水氣,在面前依稀流轉,呈現出有如一匹柔柔輕紗,漸漸蓋滿街道和矮樓,只有「具競爭力」的幾座探頭而出。



如要捕捉雲海當然要勤力一點,但雲層高度要低於400米實在有點強求,即是說無論你有多大熱誠,也只能聽天由命,我們在這裡餐風宿露超過30小時,才能幸運地捕捉如霧似煙、繾綣飄渺的畫面,把數千張相片合成兩分鐘片段,跟大家分享屬於香港人的美景。



當我們抱怨天氣潮濕,視野模糊不清,牆壁和衣物都沾滿水滴,就是混身不自在的時候,何不走到山上,吹吹涼風,出些熱汗,可能會遇上另一番景況。

由凌宵閣至拍攝點距離約1公里,需時20分鐘。



拍攝資訊:

Nikon D750, Nikon D800, Nikon DF, Nikon 18-35mm, Nikon 24-120mm
Manfrotto Befree Carbon Tripod, Gitzo Traveller Carbon Tripod
Nisi GND Glass Filter

流浪攝簡介:
流浪攝是聯C兄,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,致力拍攝香港郊野風光,發掘本土幽山美地,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,成立不足兩年已熱爆網絡及媒體,曾接受各大電視電台和報章雜誌等訪問多達四十次。 最近成立了「流浪教室」教授攝影,同時也是Nikon School 客席導師,推動本地山野攝影不遺餘力。

流浪攝專頁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WanderingPhotography

流浪攝網誌:
http://wanderingphotographyhk.blogspot.hk/

流浪攝聯絡:
wanderingphotographyhk@gmail.com

歡迎分享文字和相片,敬請標明出處。
Copyright©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。

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

「流浪攝」八個拍攝雲海小貼士

香港山野攝影包含不少題材,有人喜歡拍花草樹木﹑有的獨愛星空銀河,有些鍾情日出日落,其中最為攝者所追捧的可算是雲海景像,因為香港山勢不高,雲霧也變幻莫測,所以要遇上大規模雲海實在難得。近年天文台建立了網上群組,積極跟市民探討及交流各類天氣現象,當中雲海就是一個重點課題,詳情可參考: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www.facebook.com/icwos

01 盧吉道有如洶湧浪潮的雲瀑

02 盧吉道若隱若現的高樓大廈


山上雲海氣象萬千,它很多時都在早上或晚間形成,當你從悶焗的城裡出發,途經潮濕的山徑,四周漆黑寧靜,心裡籌算到達山頂時的畫面,當穿越雲霧一刻最為奇妙,朦朧視線變為清晰,温度也下降不少,好像進入了另一個境界,放眼四方八面都是雲瀑,有如潮水慢慢流動,露出的山峰就是海島,此情此景實在難忘,尤其在身處在狹小的香港。

03 盧吉道慢快門下的霧海

04 盧吉道只有大廈頂端露出


八個拍攝雲海小貼士
1)    季節:雲海多在初春天氣出現,但亦有機會在夏季雨後形成。
2)    時間:凌晨時份至日出前,機會比較大。
3)    濕度:如想看大幅度雲海,濕度需達百份之九十五以上。
4)    風速:緩和的風速比較有利雲團積聚。
5)    雲層高度:天文台的航空天氣報告顯示雲層高度,可稍作參考,只可惜你不能知道雲層厚度。
6)    温暖氣流:暖和的海洋氣流形成大量雲霧,是雲海條件之一。
7)    器材:晚上和清晨的雲海,屬於微光攝影,需要單反/無反、脚架﹑濾鏡﹑快門線等器材,不同鏡頭亦可拍出不同風格的相片。詳細技巧可參閱文章: 「流浪攝」香港看雲海? http://wanderingphotographyhk.blogspot.hk/2014/07/blog-post_8.html
8)    探空數據/温熵圖/逆温層:天文台或其他天氣觀測網站都有不少資訊,但對於山不高的香港似乎用處不大,因為稍有些微變化都使你失望而回。

然而坐言起行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,縱使不代表一定有雲海,但只要堅持出動,走到高山等待機會,總有一天你能遇上。當我們抱怨天氣潮濕,視野模糊不清,牆壁和衣物都沾滿水滴,就是混身不自在的時候,與其抱怨,何不走到山上,吹吹涼風,出些熱汗,可能會看見另一番景象。

05 大刀屻: 雲隙光照耀雲海上

06 大刀屻: 流雲向著八鄉平原

07 大刀屻: 馬鞍山上的神光

08 紅花嶺: 邊境雲海風光

09 紅花嶺: 日出於麻雀巔

10 紅花嶺: 晨霧彌漫村莊的夜色

11 紅花嶺:澎湃雲團湧於山間

12 東山:有如海上小島的鷓鴣山

13 東山:陽光穿透一刻

14 東山:東九龍雲海暮色

15 東山:浪潮拍打於東洋山

16 東山:九龍群山浮了起來

17 大東山:沐浴於海上的大佛

18 大東山:鋪天蓋地的雲海日出

19 大東山:天上來的金光

20 大東山:雲霧形成的一剎那

21 大東山:爛頭營的清晨

22 鳳凰山:穿越雲瀑一刻

23 鳳凰山:神秘莫測的南天門

24 鳳凰山:白雲圍繞大東山

25 鳳凰山:下降崎嶇不平的狗牙嶺

26 大帽山:平原化成一個大浴盆

27 大帽山:獅子看雲海

28 大帽山:令人感動的畫面

29 大帽山:潮水流轉於層巒疊嶂

30 大帽山:通向仙境的康莊大道

31 大帽山:精彩的魔幻時刻



流浪攝簡介:
流浪攝是聯C兄,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,致力拍攝香港郊野風光,發掘本土幽山美地,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,成立不足兩年已熱爆網絡及媒體,曾接受各大電視電台和報章雜誌等訪問多達四十次。 最近成立了「流浪教室」教授攝影,同時也是Nikon School 客席導師,推動本地山野攝影不遺餘力。

流浪攝專頁: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WanderingPhotography

流浪攝網誌:
http://wanderingphotographyhk.blogspot.hk/

流浪攝聯絡:
wanderingphotographyhk@gmail.com

歡迎分享文字和相片,敬請標明出處。
Copyright©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。